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摄影 > 学术论文 >

现代摄影艺术与形式美的创新分析

来源:未知 编辑:中国艺考网

一、摄影艺术中的审美规律

摄影艺术是一门较为年轻的艺术门类,自1839年诞生至今不过160多年。它的发展不仅仅依靠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对摄影艺术的创新追求,也伴随着与其历经的每个时代的高新科技的发展。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视觉艺术的体系中表现出独有的审美规律,它既有一切审美活动都具备的共同规律,又有别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共同点在于摄影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作品要做到呈现艺术美的效果。这无疑是人类审美活动和审美现象进行的出发点,就这一点而言摄影与其他艺术形式并没有原则上的差别。不同的是,“从事摄影艺术比进行任何一种艺术活动都更接近现实,摄影作品虽不是原型又酷似原型”。摄影艺术在视觉艺术中又属于造型艺术,由于它是瞬间纪实性造像的艺术形式,所以它不同于绘画艺术,它有自己特殊的个性。正是因为这一点,摄影艺术才能在艺术殿堂里生存发展。倘若失去这种个性或一味地模仿其他艺术形式,摄影就会走向灭亡。我们将摄影艺术视为视觉艺术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加以认识和研究的同时,还要将其从中剥离出来进行具体的分析、有针对性的考察。这样才能避免在探索摄影艺术领域诸多问题时,将其与一般的审美思想混为一谈,导致摄影艺术自身独立性的缺失;又不会失去方向而背离基本的审美规律陷入盲目性。

西方国家在摄影术发明的最初阶段,都是一些画家从事摄影工作,因为摄影术有将影像固定下来的神奇效果,这令画家们欣喜不已。不仅仅是因为物理学家阿拉古在法国众议院提出了“摄影术在人类行为方方面面的运用”。对于画家来说,更有利的是,有了照片作素材,他们就能够从容不迫地对待特定时空下的景象创作,他们再也不用担心错过最佳的创作时间,也不必经历漫长的等待。英国画家大卫·奥克塔维斯·希尔,在1843年为苏格兰教会成立大会所作的巨幅肖像画就是以大量肖像照片为基础的。后来一些画家尝试将绘画艺术中形式美的表现手法运用到摄影作品中,力图使摄影由技术向艺术发展,逐渐摆脱“术”的痕迹。盛行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的绘画派摄影,在形成之初,都是模仿绘画的一些表现手法。1857年雷特兰创作的《人生之路》是一幅典型的绘画派“仿画”的摄影作品,它的问世标志着摄影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进入了艺术的殿堂。我们在解读这些早期的摄影作品的时候发现,当时的创作者在作品中已经开始用摄影技术描绘心理活动了,并试图传达某种思绪。只是当时没有更多的手法可以借鉴,才不得已地承袭了绘画艺术的种种形式。19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更新,写实派摄影分离出绘画派摄影,发展成了摄影艺术的另一个主流———纪实摄影。绘画派摄影也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艺术摄影。从此摄影艺术进入了一条崭新的艺术形式道路。美国摄影家A·斯蒂格利茨当时提出摄影“全在于探索真实”的话题,表明了纪实摄影注重客观现实的特征。此外,也有人认为“摄影艺术就是大自然的精确再现,它也可以给人以美感”,将摄影的真实与美联系在一起。相比纪实摄影形式美服从内容真的审美特征,形式美的运用对追求画面形式性的艺术摄影更加重要。

二、摄影艺术与形式之美

形式美是视觉艺术的重要特征,它是以美的形式、美的规律、美的原则来描绘大自然的视觉物象。它在视觉艺术的各类作品中出现,并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我们在欣赏一幅视觉艺术作品和进行作品创作时,或是对艺术品进行审美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审视?或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概括起来讲,就是从作品的形式着眼,透过由形式美营造出的优美的视觉效果,进一步解读作品所要传达的创作者的审美经验和哲学思想等信息。形式美在摄影艺术作品中是传达作品内容的外在构成方式。由造型诸因素———光影、线条、色彩等组合而成。它与内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然而,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形式美在摄影艺术作品中的体现,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课题。因为形式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与艺术价值的高低。缺少形式美,摄影艺术作品也就失去了应有的艺术感染力。没有形式,内容就无法表现。《半农谈影》中曾指出摄影作品中艺术美成立的依据,也表明了半农先生的摄影美学观点关于“造美”的问题:“认识纸上的影像是由形、光、色三元素构成的”。用现代美学中的术语来理解就是摄影美的表现要通过摄影艺术的物化手段,这些手段包括对形、光、色的审美处理。

世界公认最伟大的风光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一生致力于黑白摄影和暗房制作的研究。他所发明的“区域曝光法”是通过暗房后期处理的过程,扩展或压缩影像,使影像在黑白相纸上形成尽可能丰富细腻的影调。他的作品使人强烈地感受到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月出》和《冬天的日出》是他众多名作中的两幅,分别拍摄于黄昏和清晨时分。为了捕捉预想的光影效果,他做了很多前期的准备,并在拍摄地点等待最佳的时机。在照片拍摄成功后,他又通过暗房里的独门绝活进行复杂的调整和控制,解决从最亮到最暗部位的均匀过渡,还有黑白灰的均衡问题。最终呈现给世人的是影调控制得相当精准的照片,堪称风光摄影的经典之作。《国魂》是鲍昆精心安排、巧妙构思完成的一幅作品,为了拍出心目中的长城夜景,他经过几年的思考。后来受国外闪光摄影的启发,想到要用不同颜色的闪光,连续闪射的方法来拍摄,赋予长城以浪漫主义的色彩。决定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光普色序列,近暖远冷地进行闪光,让长城像划破夜空的彩虹。经过艰苦的努力,他成功地创作出《国魂》,在摄影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公认为中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三、数码摄影中的创新艺术形式

摄影艺术从早期的借鉴到逐渐成熟要求作品中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形式美,这种发展在艺术摄影中的体现更加显著,也尤为重要。因此,在注意作品内容的同时,必须在艺术形式美上下工夫。而今,进入数字图像时代,数码照相机取代传统相机,解决了许多传统摄影工艺中存在已久的问题。复制和传输图像变得迅速可靠,图像损坏、色彩蜕变等问题轻而易举就得到了解决。更有意义的是,数码图像在电脑系统中很便捷地就能实现无所不能的变化。这种数码摄影和后期图像处理的方式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与表现手段。形式美在作品中的变幻可以更加新奇、更具感染力。数字图像产生所带来的变革,直接影响了摄影艺术的发展,同时也是整个视觉艺术的革新。以平面广告为代表的现代艺术设计正朝着影像传播的多媒体趋势前进。

新的科技也使地域的界限变得模糊,世界范围内的设计得到融合和共荣。视觉艺术形式美在艺术摄影作品中的体现已不仅仅反映摄影作品本身的价值,还涉及平面设计的各个领域。这对摄影艺术的发展和平面艺术设计的创新都十分重要。研究这一课题,不仅帮助我重新审视艺术摄影中形式美的体现,提高解读艺术摄影作品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对能够在艺术摄影作品创作中更好地表现艺术美,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更有指导意义。视觉艺术发展至今,它所包含的视觉艺术美已经成为美学原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对视觉艺术美进行细致分析的时候意识到:艺术美的体现形态正随着整个视觉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形式美作为视觉艺术美的一个表现形态,在艺术摄影领域里有不同以往的表现。形式美的变化正刺激着艺术摄影审美主体的视觉神经,也正推动着艺术摄影迈向更新的创意空间。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 艺术留学
  • 中国美术高考网
  • 优路教育
  • 高分无忧
  • 河南成人高考
  • 电大中专
  • Copyright © 2006-2024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5290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4185号

    Top